- · 《生态毒理学报》栏目设[09/01]
- · 《生态毒理学报》数据库[09/01]
- · 《生态毒理学报》投稿方[09/01]
- · 《生态毒理学报》征稿要[09/01]
- · 《生态毒理学报》刊物宗[09/01]
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的源起内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人与自然共处过程中不断树立生态价值观,通过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产生对于生态环境的态度、认知与看法。 步入新时代,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对生态价值观提出了新要求,
人与自然共处过程中不断树立生态价值观,通过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产生对于生态环境的态度、认知与看法。 步入新时代,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对生态价值观提出了新要求, 昔日追求经济发展忽视生态效益的做法将不再适应社会生态环境现状,面对生态环境恶化,必须扭转社会生态价值观,践行正确的生态环保行为。 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 在高校学习中要自觉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作为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时期,高校学习阶段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别注重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创新生态价值观教育,将生态价值观培育融入学科教学、实践教学。 “生态价值观教育是对生态价值和生态价值观的文化启蒙, 以期在人与自然这一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上形成正确的知识认识和价值取舍, 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中端正我们的人生追求和生活意义”[1](91-95)。 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将指导新时代大学生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传承与创新生态价值观理论与实践学习中,以身作则保护自然、敬畏自然,在结束高等教育学习后、步入社会实践时,将所学生态价值观践行至各行各业,从经济、文化各领域积极倡导生态环境友好行为。
一、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与传统文化
(一)源起与意义
生态价值观的演变是一个历史性、 渐进性的过程,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大致经历了敬畏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这三个历程。 原始文明文明依附自然,人类生存完全属于“靠天吃饭”;农业文明开始利用自然,进而改造自然,“农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两个最重大的变化是定居和人口增长,开始形成固定的人类群体与特定的局部区域的生态系统紧密而长期的关系,形成了以人类活动为主导的自然——人复合生态系统”[2]。 群居生活、人口的定居形成后,群落与群落为了抢占资源不断砍伐森林、猎杀动物,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开始发生历史性转变, 破坏了生态环境,“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及其他各地居民,为了获得耕地砍光了森林。 但是他们想不到,这些地方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3]。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分析,总结出不合理的开发与发展将带来的严重后果。 十八世纪以来,人类步入工业文明社会,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但是社会各界一直停留在寄希望于通过技术改善挽救恶化中的生态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增长,资源浪费、粮食短缺、污染加剧、生态恶化等问题日益严峻,人们开始反思应该用何种方式应对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危机不仅仅是自然失衡的现象,它的背后是社会危机、文化危机和价值观危机。”[1]面对新时代发展中的社会现状、文化背景,根据新的需要确立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生态价值观,遵循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将生态价值观培育融入学科教学中,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体系,有利于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引导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二)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作为学术界公认的七大文明之一,中华文明历经5000年历史从未断绝,成为唯一一个具有延续性历史的古文明,中华文明的延续不是偶然性事件, 而是因为长期注重历史总结与实践, 能够在试错中反思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的关系,并将实践总结为经验,归纳为理念,反作用于人们的认知与行动。 从这一角度分析,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为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提供思路借鉴, 还能够引申为具体内容,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看待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和谐观,会发现它与生态文明观有着不谋而合之处。 传统文化中生态和谐观的形成时期处于农业文明时代,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面对当前新时代社会发展现状,与社会经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能找到二者的契合点,找到生态价值观传承与发展的平衡点。 中华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十分丰富,从学派角度分析,儒、道、法家都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人与自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统一的。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了生态伦理思想,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古人以仁爱之心对待万物,尊行“取之有度”的行为准则;历史经验告诫人类要保护自然,对待大自然要有敬畏之心,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内容提供了哲学基础和实践来源。从历史著作角度分析,在3000多年前,《周易》就指出“有天地然后又万物,有万物然后又男女”,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息息相关,人类对待自然要像家人、朋友一样相互关心、相互爱护。 “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 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 事力劳而供养薄”(《韩非子》)。 韩非子在公元前200多年的时候根据自己对所处时代社会现象的观察总结出人口增长可能会对自然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这在2000多年后的1972年被美国学者丹尼斯·米都斯等人写进了《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的第一章开篇。 在当前人口压力巨大、濒危灭绝动物日益增多、全球气温变暖、病毒变异等众多生态问题频发的情况下, 应当注重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和谐观。从传统道德角度分析,“勿杀生”“莫食三月鲫”,以及古代蒙古人“约孙时期”形成的保护草原的习俗等,一定程度上从道德层面约束了人对自然的不友好行为, 这些都是绵延数千年的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智慧,符合生态文明的意旨与遵循。
文章来源:《生态毒理学报》 网址: http://www.stdlxbzz.cn/qikandaodu/2021/0619/1484.html